•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财有道|浅谈薏苡仁三重潜在利好两重制约因素

2024-06-14 10:41 作者: 李鑫 28342浏览 3评论 11 0 举报

【天地网讯】

正文顶图

 

       笔者认为目前薏仁已有投资价值,有三重潜在利好:

 

       1、亚洲各国气候出现异常高温,国内夏季即将到来,主产区高温天气可能性增强。
       2、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薏苡仁保底价格行情有望上移。
       3、目前薏苡仁供大于求阶段,价格处于底部,连续几年的低价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供给侧有望持续走低。

 

       贵州省兴仁是目前国内薏苡仁最大的种植、加工、销售中心,除了周边种植的薏仁都会在兴仁收购加工外,国外进口的薏仁也基本都是集中在兴仁加工后再转销全国各地。

图片1
大薏仁与小薏仁的对比图


薏仁的种植周期:


        薏苡仁每年3-4月下种,需要历经出苗期,拔节期,孕穗抽穗期,灌浆期4个阶段,每年10月份前后采收,可以看出薏仁是一个短周期种植产品,而且管理相对简单。

 

       在种植过程中,3-4月为薏仁的出苗期,7-9月份为薏仁的抽穗期和灌浆期。在这一段时间需要保持水分充足,出苗期的水分不足,会影响幼苗的成活率,而7-9月的水分不足则会大大影响薏苡仁产量,导致薏仁结子率降低,果实不够饱满。

 

图片2

贵州地区4月份薏仁出苗


       笔者在4月咨询贵州地区种植户,目前的价位薏仁种植积极性不高,但是很多长期种植户依然继续种植,总体看,因为21,22,23年产新期间,价格持续走低,薏仁的种植积极性在持续下降。

 

2024年以来亚洲多地高温创纪录


       根据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发布报告称,亚洲大片区域连续多日遭遇超过40℃的高温,印度,泰国,老挝,越南等接连出现创纪录高温。据“中央气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过30个国家站气温突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极值。今年夏季国内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可能性增强,尤其是7-9月为薏仁产量的关键期,密切关注主产区在7-9月份有无持续异常高温现象。

 

图片3

薏仁行情走势图

 

薏苡仁底部价格逐步抬升


       根据历年薏仁行情走势图可以明显看出,薏仁在21世纪的头10年,行情底部在5元左右/公斤。薏仁行情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底部有一个明显的抬升,进入了10元/公斤的新底部。其原因就在于农民劳动力成本经过10年左右的通货膨胀,需要正常的涨价。

 

       以目前产地亩产量180kg左右薏仁,产地行情11元附近看,亩产值不到2000元,还需要去掉种子,农药,化肥,加工,种植劳动力成本,纯利润是比较低的。加之疫情期间的全球主要国家大放水,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持续走高的概率加强。而上一轮薏仁底部抬升诱因正是08年次贷危机,影响全世界经济,中国进行了四万亿货币救市导致。

 

       由此笔者判断,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10年,全球新冠危机,经济刺激之后,薏仁行情的底部有望来到15元/公斤。

 

薏苡仁目前周期的演变

 

       因2017-2019年的薏仁持续低价,农户种植意愿降低,2019年产新后薏仁开始供不应求,市场行情持续上涨到20元左右区间。2020年种植阶段,产区种植意愿加强,2020,2021年种植规模大幅度提升,再加之疫情期间,全国多地持续封城,导致需求下滑,供给激增与此同时需求大减,导致行情快速下跌,又在10元附近农民的低利润区间盘旋。

 

以兴仁薏仁种植面积看待供给情况:


2020年,兴仁市种植薏仁米面积达35万亩
2021年,兴仁薏仁米种植面积35万亩
2022年,兴仁市薏仁种植总面积达到29.5万亩
2023年,兴仁市种植薏仁米25万亩

 

       兴仁市种植面积一般占全国薏仁种植面积的30%左右,全国薏仁种植面结大约80万亩,年产量10万吨以上。以薏仁2019年种植规模看,全贵州薏仁米种植面积65.28万亩,占全国薏仁种植面积80%左右,其中兴仁市、安龙县、晴隆县主产县分别为34万亩、12.02万亩、8.05万亩,另外一个副产区为云南地区。

 

薏苡仁需求侧研究:

 

       薏仁功效为健脾,利湿,排脓,除了作为中药饮片使用,作为保健品,食用药膳,食品生产原料,也使用非常广泛。总需求量不好判断,但是需求变化的趋势较为明显,随着疫情结束和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笔者认为需求相对于疫情期间,正在快速恢复,总消费量还在缓慢增长。

 

       从以上因素来看,目前薏仁已经处于能够投资的区间了,需求正在持续增大,供给正在萎缩,但是也有两重因素制约影响薏仁价格。

 

1、东南亚国家低劳动成本薏苡仁长期压制薏仁行情走势。

 

图片4

老挝大薏仁

 

       以较为清晰的2017年东南亚薏仁种植进出口数据看,2017年东南亚国家薏仁生产量为23.8万吨。其中,越南为8.5万吨,占东南亚的36%;老挝为5万吨,占东南亚的21%;泰国有7.8万吨,占东南亚的33%;缅甸为2.5万吨,占东南亚的11%。当年,越南、老挝进口国内的薏仁米在4万吨左右。

 

       再回顾2023年老挝薏米的产地价格,一公斤薏仁在老挝的产地行情在14000-15000老挝币。中国和老挝汇率大概在1:3000左右,老挝亩产200kg薏仁,一亩薏仁收入大约在300万老挝币,折算人民币大概1000元。虽然对比国内收入很低,但是再对比一下人均GDP,2022年老挝的人均GDP为 2054.43美元,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在1:7.2附近,折算人民币1.5万元左右。而2023年中国人均GDP8.94万元。相对比较而言,越南的亩产收益1000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的亩产收益6000元左右,因此老挝相对收益对于其国内农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还有一个侧面逻辑,就是目前老挝地区,丰沙里省,万象市,薏仁加工厂在持续增加。

 

       据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内的薏仁种植相较于东南亚的这些国家种植成本几乎没有优势,因此薏仁种植产区会不会大规模转移到低成本的其他东南亚国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但薏仁以外国种植品为主后,其种植成本就需要重新评估,包括考虑相关国家的关税和运费,以及种植成本的总和。


另外一个制约薏仁的价格的因素就是库存


       由于薏仁庞大的种植量和产量,薏仁行情除了当年的供给和需求外,还需要考虑老库存对价格的干扰。在2020年,2021年薏苡仁种植量还处于高位,都是在累积库存。而2022年又遭遇持续封城,导致需求量降低。

 

       目前薏苡仁库存应该是从2023年开始降低。截止目前为止,库存还有多少?这是一个未知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低价依然持续,薏仁的供给依然在降低,而需求反而在逐渐提升,一但库存量到达临界值,薏苡仁就将进入上涨通道。

 

薏苡仁综合研判


       首先薏苡仁是属于一个短周期产品,正常情况下行情的波动性不会非常大,因为供给侧非常容易根据价格来扩大或者缩小面积;第二,薏苡仁保存并不容易,不放冷库,有效含量降低,放了冷库黄曲霉素超标,再加上容易出油,生虫。本身不算一个特别好操作的标的,基本以走量为主。

 

       单独以国内种植情况看待薏仁,目前已经处于下跌困难,具备了一个上涨的潜力了,但是还需要综合考虑国外的种植面积,以及目前的库存情况,考虑到目前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异常,密切关注今年7-9月主产区气候现象。

 

( 上述图文信息由作者李鑫向中药材天地网提供的原创资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葶苈子5月中旬陆陆续续迎来产新,根据产地药商反映,今年各产区普遍都有减产,且进入产新价格便出现上涨,但随着产新的持续,反而行情没能继续涨,却又有跌价的趋势,目前为止,葶苈子产新已经结束,产地货源...

从1998年到2024年,连续26年的杜仲行情都围绕10元这个超级低价中枢波动,本轮低价周期行情还会延续多久?在经历本轮低价周期之前,杜仲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疫情几年山银花的需求量大增,导致行情翻倍上涨,由此带来了新老产区生产规模的明显扩张,从而造成了近年行情的平淡,目前,山银花的各产区已经全面产新,今年由于雨水较多,湖南、重庆大产区均传出减产的消息...

半枝莲5月迎来产新,产新后行情出现明显回落,目前头茬产新结束,产区报价在6.5-7元,较产新前11元的行情跌幅明显,行情的大幅下跌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低价是不是机遇?我们如何把握本品的周期规律...

近期表现与诸多中药材一样麦冬也进入传统淡季。麦冬近半个月走势较前期平稳下行,时下四川三台县统货价格在118-130元不等,成交量不大。湖北山东一般统货价格在95-110元左右,成交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