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财有道|云南天冬种植生产现状调查报告

2024-06-24 10:36 作者: 赵辉 16614浏览 2评论 1 0 举报

【天地网讯】

正文顶图

 

       云南是中国天门冬属植物最多的省份,习惯上,多数天门冬属植物的块根都当做中药材天冬使用,例如大理天门冬、密齿天门冬、滇南天门冬、西南天门冬等等,自从天门冬野生驯化并实现人工种植后,上述的多种天门冬的块根就很少被当做天冬药材使用。

 

图片1

 

       天门冬以块根入药,中药材名习称为天冬,云南虽然天门冬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天冬的野生资源分布地域较狭窄,据多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天冬原植物仅在云南省楚雄州部分县市和丽江市永胜县、华坪县等地区有分布。

 

       近年来,关于云南天冬和广西天冬谁才是药典收载的正品,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争议,更是药材界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本文对此不予发表看法,只对当前因为天冬价格波动引起广大经营者热议的种植生产端的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目的简单明了,就是为天冬种植经营户提供决策依据。

 

一、云南天冬种植生产历史


       云南天冬的人工种植肇始于2014年,规模化推广种植发端于2016年。2016年,数百公斤天冬种子从永胜县仁里镇一种植户基地上外流到楚雄市、大姚县、昆明市等地,当年育出来的种苗就在楚雄州、大理州、昆明市、红河州多个县市区得到栽种,根据楚雄州和康中药材产新协会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笔者编辑成如下表格:

 

云南省天冬历年种植面积统计表

表2


       从统计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1、2017年至2020年这四年是云南省天冬种植面积最大的时期,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种植面积都在10000亩以上,2019年达到顶峰,随后转入逐年递减的态势。

2、2022年和2023年的种植面积已经跌至2016年的水平,意味着云南天冬种植生产陷入低谷期。

3、从主要种植区的变化看,2018年至2020年,云南天冬一度扩张到云南省13个州市,到2023年,仅剩下丽江、楚雄、大理三个主要种植区,其它州市剩下的在地面积不到1800亩。

 

图片2

(宾川县宾居镇标准化种植基地)


二、云南天冬2024年上半年种植情况


       2023年10月之后,云南天冬一直处于持续性上涨态势,鲜货普遍收购价达到6元,最高的7元,最低的5元,这个价格相较2022年末提高了1元,以习惯性思维,产品价格上涨一般都会带动种植端的积极性,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天冬价格的上涨对种植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截止6月20日,云南各地新增种植面积仅有1630余亩,预计全年新增面积不会超过3000亩,由此可计算出到2024年底,随着2021年种植的天冬被采收后,云南省内实际在地生长的天冬面积的存量也就只能维持在9000亩左右,处于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

图片3

(永仁县维的乡经济林下套种的天冬)


       2015年末至2018年末,是云南天冬种植业蓬勃兴起的阶段,那时,种子价格最高达到1300元,半年时间繁育出来的一株苗普遍卖到2元至2.5元,投资收益可以达到1000%至1500%,2021年后,种苗价格落到0.35元至0.4元,种子也狂跌至100元左右,最低时一度才50元。据调查,截止2023年末,全省繁育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种苗多达3000万株以上,足够移栽2万亩土地,但2024年1月至6月20日,实际栽种的面积仅有1630亩,消耗种苗不过300万株左右,从中可见云南天冬的种植生产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图片4

(永胜县仁里镇种植了一年的天冬)


三、云南天冬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1、产量较低。云南天冬从外观来看,个长肉厚,比广西天冬要大许多,但产量较低,许多育苗的人员吹嘘说云南天冬生长三年的单株重量可以达到10多公斤甚至20公斤,绝大部分种植户走上天冬种植道路都与这种“一叶障目”的宣传有关,这仅是特殊的个例,并不是普遍现象,笔者2015年至2018年种植过天冬,以我的体会,在土壤肥沃深厚、光照和湿度适宜的地方,如果农艺措施积极到位,可以实现平均亩产鲜货在3000公斤左右,折干成干品约500公斤,但实际种植结果差强人意,多数只有一吨多的鲜货,亩收入约5000至7000元,年化收入2000元左右,这和种植玉米的收入差不多,因此,广大种植户失去种植信心就在所难免。

 

图片5

(楚雄市东瓜镇天冬种植基地一角)


2、天冬对种植环境要求较高,云南天冬适宜在海拔1200至1800之间的地区栽种,并要求土壤疏松肥沃、耕作层深厚,且要排水良好、年降雨在700至1200毫米,这些要求就大大限制了天冬的发展,同时病害也相对较多,特别是因为稻瘟病菌引起的蓝叶病,种植户往往不了解这种病害的发病机理,病急乱投医情况下,天冬植株枯萎死亡现象十分普遍。天冬看似种植简单,然而田间管理实在令人操心。

 

图片6

(种植群众售卖天冬鲜货给中间商)


3、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性严重抑制了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许多市场经销商经常问笔者一个问题,天冬现在60至70元的价格,老百姓应该收入不错,为什么还不愿意种?他们只看到了药材的销售价,没有看到产地加工商给种植群众的鲜货收购价,因为不同地块种植生产出来的天冬鲜品的含水率都不尽相同,因此给种植户的价格就各不一样。在众多药材中,天冬的加工成本属于比较高的行列,按照6元一公斤鲜货计算,加上2元/公斤的剥皮费、蒸煮的柴火费和水电费以及烘晒的人工费、包装等等费用,一公斤天冬干品的成本要在52至55元,如果不在采购前认真细致地做折干率实验,买到了含水率较高的鲜货,成本就有可能弄到70元左右,不用卖就注定了亏本。

 

       单纯从种植、加工、经营三个环节看,似乎每个环节都不容易,苦的都是辛苦钱和血汗钱,我们把天冬整个产业链进一步拉伸,就能看出下游的需求企业在牢牢控制着价格形成的机制,他们最终获得的利益是上中游各个环节的数倍,这样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严重抑制了上游的种植户的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也就在情理之中。

 

图片7

(天冬育苗基地一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云南天冬曾经风光无限,是多少种植户梦中的发财药,经过一年又一年的生产结果验证,云南天冬产量偏低且价格持续多年在低价位徘徊,种植户左看右看,一个个从土里辛苦刨出来的天冬块根与梦想中的金豆豆相去甚远,一串叹息后只能无奈地选择其他种植品种,这成就了目前云南天冬种植环节人气低迷、萎靡不振的现状。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当天冬价格迎来大爆发那一天,说不定云南天冬种植生产又能重焕勃勃生机!


(本文上述信息由赵辉供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观点,图文数据信息仅供参考,药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本文版权授予中药材天地网,未经官方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感谢永胜县仁里镇周树松、期纳镇谭汝辉、永仁县维的乡熊文贵、永兴乡张喜坤提供照片支持!)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夏枯球去年6月份开始产新的时候产地曾迎来商家的抢购,人气高涨,行情大幅上扬,近期,河南主产区又到了产新的季节,至目前,产地反映情况一直比较平静,价格也较去年产新开始时低了20%左右,那么夏枯球今...

2024年的市场依然处于繁荣期,多品种上涨,随着品种价格走高,商家把目前聚集在了野生资源锐减的品种上,所以出现了骨碎补、锁阳、升麻等相关品种的上涨行情。进入5月份后,市场寻货商家增多,货源批量走...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年前分析过一篇关于款冬花的报告和分析。其实中药材行业到了今天这种局面,我是不愿意多聊品种的,大多数人群追涨杀跌,三天行情,买到了夜夜愁,小白投资香料赚到很多财富等等….....

葶苈子5月中旬陆陆续续迎来产新,根据产地药商反映,今年各产区普遍都有减产,且进入产新价格便出现上涨,但随着产新的持续,反而行情没能继续涨,却又有跌价的趋势,目前为止,葶苈子产新已经结束,产地货源...

从1998年到2024年,连续26年的杜仲行情都围绕10元这个超级低价中枢波动,本轮低价周期行情还会延续多久?在经历本轮低价周期之前,杜仲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