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宣威市西泽乡:林下种药材 有机更增收

2024-06-20 17:08 作者: 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240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享有“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等疗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绿色、有机”的三七,西泽乡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为其发展林下三七种植带来了宝贵机遇。

 

  在西泽乡石城村的一片林地里,几百亩的黑色遮阳棚依山排列,其中120亩左右的遮阳棚里是今年刚种下去的三七,一眼望去像把把撑开的绿色小伞,长势良好。

  宣威市茂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庆说:“我们现在的林下三七种植与其他的种植有很大的不一样,第一个,我们林下三七种植要种四年的时间,另外一个,我们基本上不使用农药,我们采用生物技术来代替农药。”


  据了解,基地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一直以“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为出发点发展林下重楼与三七种植,经过快两年的发展时间,基地种植效果明显。目前为止,林下种植面积已达到570余亩,当前,基地正在计划与西泽乡政府共同成立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园,计划将林下种植发展到上万亩,继续让林地增效、农户增收。

 

  宣威市茂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庆:“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企业每年将近带动200个人左右的就业。从三个方面带动他们的就业,一个是我们对他们的腐植土的收购和松针的收购,另一个是直接到我们企业来为我们打工,我们的种植没办法机械化作业,全部在林下,没办法使用机械,所有的工序都必须靠人工,所以人工的使用量是比较大的。另一点,他们也可以跟我们合作种植,从技术、资金可以由企业提供,种出来的产品也可以由我们企业进行收购。现在我们通过林下重楼和三七的种植,计划每年带动500到600个农户进行就业增收,每年的劳务资金发放在300万元左右。”

 

  接下来,西泽乡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抓好以滇重楼、三七为主的林下“生态药”种植,让“苦”药材撑起山区群众的“甜”日子,让有机药材继续赋能乡村振兴。(记者 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 丁秋力)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近日,临沧市临翔区南信村村民王洪进和同伴在山中采集野生菌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被誉为“菌界大熊猫”的珍稀中药材——乌灵参。乌灵参表面呈现黑褐色,质地坚硬,与普通野生菌截然不同。它不仅外形独特,更因其...

6月27日,2024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约600位嘉宾齐聚一堂,探讨传统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传统医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走进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颐阳集团西洋参生产加工车间,一批批西洋参原浆经过灌封、灭菌、烘干、包装等程序,成为西洋参饮品。“去年11月,西洋参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今年年初我...

中国甘肃网6月2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宋芳科)6月2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走进定西陇西县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

云南是中药材种植大省,也是中药材重要产地。目前,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大、品种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然而,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种子种...